魏瑜卫名字分析
| 姓名 | 魏瑜卫 | 综合得分 | 90 |
| 名字偏性 | 女 | 总笔画 | 33 |
| 同名人数 | 居中 | 推荐指数 | 96% |
| 名字解析 | |||
| 瑜字解析 | 卫字解析 | ||
| 拼音 | 结构 | 拼音 | 结构 |
| yú | 左右 | wèi | 独体 |
| 部首 | 笔顺 | 部首 | 笔顺 |
| 王 | 卩 | ||
| 声调 | 康熙笔画 | 声调 | 康熙笔画 |
| 2声 | 14 | 4声 | 15 |
| 繁体 | 异体 | 繁体 | 异体 |
| 瑜 | 衛 | ||
| 笔画 | 五行 | 笔画 | 五行 |
| 13 | 金 | 3 | 土 |
| 推荐指数 | 字性 | 推荐指数 | 字性 |
| 98 | 中性 | 93 | 中性 |
| 字义解析 | |||
| 玉的光彩,吉祥安康,优雅从容。 | 卫士,保护,字的引申意为双重护体,有助于健康的姓名用字。 | ||
| 魏姓介绍 | |||
【释义】魏从巍而来。巍,高也。《论语》注曰:“巍巍,高大之称也”。 【起源】公元前661年,毕万在晋国攻灭霍、耿、魏三国的战斗中立大功,晋献公把魏国旧地(在今山西芮城北)赐给毕万,为他封邑,命为大夫。之后毕万家族势力强大以邑为氏。公元前453年,毕万裔孙魏桓子驹,与韩康子、赵襄子联合攻灭知伯,三分其地,桓子之孙都,正式建立魏国,称魏文侯(诸侯)。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,都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,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(今开封),于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。之后国民以国为氏,大大扩充了原以邑为氏的魏姓人口。 得姓始祖:毕万 魏惠王 始祖地:山西芮城 河南开封 郡望堂号:巨鹿、任城;九合堂 当今排序/人口:第45位/约603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30位 | |||
| 其他名字推荐 | 魏齐峰、魏美员、魏德慕、魏侨荷、魏单芬、魏愫睿、魏矜春、魏则伊、魏赞凯、魏励那 | ||
